前不久世界最大的運輸機安225一次性空運4輛主戰坦克的壯觀照片成為話題。航空史上,如何讓數十上百噸的鋼鐵騰空而起一直是競爭的熱點,無數航空工程師為造出最大的飛機而努力,而後起之秀們則不斷驗證著「沒有最大,只有更大」的真理。
納粹德國梅塞施密特Me323運輸機繼承了滑翔機的設計而看上去很不結實,但該機的運載能力在二戰中數一數二,而且機身實際上相當皮實——足以承載坦克的重量。速度過低這個缺陷使它在入侵克里特島的戰鬥中損失慘重。Me323的蚌殼式艙門的設計也被後來的不少運輸機所借鑒。
綽號「雲杉鵝」的休斯H-4水上飛機由飛行大亨霍華德·休斯打造,設計者希望該機能跨洋運送750名全副武裝的軍人或一輛M4謝爾曼坦克。但該機在1947年進行的唯一一次試飛中僅爬到了20米的高度,已打完了二戰的美軍很快放棄這個飛不動的巨無霸。不過它長達98公尺的翼展世界紀錄至今無人打破。
二戰後一段時間是航空運輸業的黃金年代,美國飛機製造商在競爭中不斷刷新著飛機的尺寸紀錄:波音公司的C-97用著名的B-29重型轟炸機放大而來,擁有近20噸的運載能力。C-97曾在柏林空運和朝鮮戰爭中大顯身手,不過就如前面所述,在那個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,C-97很快被後來者超越。
C-97的故事還有下文:1960年代,NASA改裝了1架C-97用來運輸阿波羅火箭的巨型零件,還給予它超級古比魚的新名字。雖然噸位早已不是最大,但它寬闊的貨艙能運輸不少標準運輸機塞不下的大件貨物。空客受此影響也買了4架超級古比魚,用來運送自家的飛機零件。這讓空客在很長時間都被美國人嘲諷:每一架空客飛機都是坐著波音完成組裝的。
不像今天波音客機如雷貫耳的名聲,當時運輸機領域公認的「一哥」是生產過DC-3(也就是C-47)的道格拉斯公司。道格拉斯C-124輕鬆超越了波音C-97。吸取柏林空運的經驗教訓,C-124機部有一個蚌殼式艙門,裝載大件貨物時方便得多,圖中這架C-124正在就裝運一架F-104噴氣戰鬥機。
無論是C-97還是C-124,在同時代的康維爾XC-99面前都是小巫見大巫。XC-99是B-36洲際轟炸機計畫的副產品,也是第一種起飛重量破百噸的運輸機。可惜二戰中曾大行其道的活塞式引擎已發展到極限,XC-99和B-36都因為引擎問題被揶揄為:兩台在冒煙,兩台在起火,還有兩台已經燒毀了。XC-99只造了一架就黯然淡出舞臺。
道格拉斯的C-133戰略運輸機看上去就像放大版的C-130,新一代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使C-133的起飛重量也突破了百噸,載重達到49噸——足以運載整枚雷神中程彈道導彈。不過,C-133飛行性能極其糟糕,很容易失速:一共50架的產量,就在各種事故中損失了10架。
美國人一枝獨秀,蘇聯人表示不服。蘇聯自二戰前後就開始狂點航空科技樹,熱衷於比拼美國。1965年首飛的安東諾夫安-22把頂級運輸機的噸位提升了一個量級:最大起飛重量250噸,最大載重80噸。4台與圖95轟炸機同型號的NK-12渦槳發動機是其強大性能的來源。
安-22的載重量能運載滿油滿彈的主戰坦克,並很快在實戰中證明了巨型運輸機的價值:在1968年蘇軍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動中,安22第一時間向攻佔布拉格機場的蘇軍特種部隊運去重武器。1979年蘇軍入侵阿富汗時,安22擔負了同樣的任務。
安-22第一的寶座僅坐了3年就被美國人奪了回去:1968年首飛的洛克希德C-5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381噸。最大載重122噸。圖為C-130、C-17與C-5三種美國空軍目前主力運輸機的尺寸對比。
C-5的巨型貨艙經過精心設計,能容納美國各軍種絕大多數裝備:比如這架C-130的機身;前後均能開門的全通貨艙則可大幅提高裝卸速度。在1973年中東戰爭中,美軍的C-5等運輸機在32天裡向以色列運送了2.2萬噸物資,確保以色列打贏了戰爭。C-5在歷次戰爭中的表現使它被譽為美國的「國寶」。
自1969年首飛以來,波音747就長期佔據著民用客機領域的霸主地位。波音747的運載能力可以與C-5並駕齊驅。1970年代起,美國發展太空梭計畫,但重約100噸的太空梭軌道器無法塞進任何飛機的機艙。於是NASA改裝了兩架波音747,用獨特的「背負」方式搬運這架「巨型滑翔機」。
美國人改裝波音747的做法很快被蘇聯人照搬過去,1950年代短命的戰略轟炸機米亞西舍夫M-4被翻出來發揮餘熱,改成了大型物資運輸機VM-T。在更強大的運輸機出現前,VM-T曾在蘇聯航太計畫中充當自家太空梭軌道器的運輸機。
前面曾提到,當今航空兩強之一的空客曾常年使用波音的飛機搬運大型零部件。隨著超級古比魚的老化,空客也需要其替代者。1994年,空客試飛了A300-600ST特種運輸機,它因怪異的外形獲得「白鯨」的綽號。「白鯨」雖然在載重上並不突出,但貨艙容積高達1400立方米——甚至擊敗了安225長期居世界第一。
「白鯨」的容積之最在最近幾年被打破。2006年,空客的老對手波音試飛特別改裝的波音747「夢想運輸者」,中部放大的貨艙段讓它看起來就像條吃撐著了的大蛇,但超過1800立方米的艙內空間讓它一舉拿到了容積世界第一的桂冠。
「夢想運輸者」專門為運輸波音新一代主力客機的大型零部件而製造。它們的貨艙開啟方式非常獨特:機身後段像折刀一樣橫向打開。不知道強迫症患者們會不會擔心它的折頁斷掉?
那些年,蘇聯人凡事都有和美國人爭第一的意識,但美國人在發動機上的優勢讓蘇聯為「攢大招」等了多年。1982年,蘇聯的新一代超級運輸機首飛——安東諾夫安-124的起飛重量高達405噸,載重更達到了229噸。安-124的尺寸如此驚人,吞下如圖中的一列地鐵列車也不在話下。
在奪回「老大」地位後,安東諾夫設計局又把安-124放大:加長機身並把引擎增加到6個,造出了如今的安-225。安-225是蘇聯太空梭計畫的配套專案,起飛重量640噸,載重量250噸。1988年,安-225首飛,次年就背著暴風雪號太空梭赴法國參加了巴黎航展,引起西方震驚。
但誰也沒想到1989年在巴黎的表演成了蘇聯太空梭計畫的絕響。由於蘇聯經濟開始崩潰,暴風雪從未進行超載人飛行就被塵封。1991年,蘇聯解體,造出的唯一一架安-225被劃給烏克蘭,並被棄置數年。
蘇聯解體後,繼承下安-124和安-225俄烏兩國意外發現:這些飛機的貨運服務在國際市場炙手可熱——他們是航空貨運界能找到的最大機型。曾經的蘇軍鐵翼成為俄烏賺外匯的有力工具。連本已棄置的安-225最後都因市場需求被拉出來翻新後「下海」撈金。甚至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,也能頻頻看到這些巨鳥忙著為老對手北約運輸武器裝備。
雖然最大飛機的桂冠已由安-225保持了多年,但以現有技術而言,造出淩駕安-225的新一代巨無霸並不存在技術上的難度。圖為波音777裝備的GE90發動機,是目前人類最強大的大涵道比渦扇引擎,推力是安-225所使用的D-18T的1.5倍多。只是人們缺少經濟上的動力去跟早已站穩腳跟的俄烏搶市場。
來源:騰訊